利好政策頻頻落地
土壤修復市場是“十三五”時期環保產業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先是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已于2016 年四季度啟動前期準備,將在2018 年開展全面普查。緊接著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速,進入程序后期,有望在2017 年底或2018 年初出臺。
此外,“土十條”的落實及其他土壤污染治理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也促進了政府專項配套資金支持力度大幅度提升。在“土十條”發布之前每年的資金規模在37億元左右,2016年為90.89億元,較之前翻番了,預計之后的力度將更大,2017年有望達到130億元(若加上地方政府配套,或可達240億元),2020年約3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土十條”明確規定,要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發揮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引導作用,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提供支持,這將打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巨大資金池,進一步確保土壤修復的開展。
近日,土壤修復市場再傳利好消息:7月31日,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明確了土壤污染詳查的時間表,即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污染地塊的分布及其環境風險。
針對土壤修復產業及未來前景,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司長邱啟文表示,土壤污染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的方針。不主張盲目大治理,大修復,而是重點針對擬開發為居住用地和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用地的污染地塊,有序開展治理和修復。
土壤修復產業“錢”途光明
與大氣、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總體差距較大。可一旦市場打開,其規模將遠遠大于大氣和水污染的治理。據環保部通過運用國際通行模型,對土十條影響做的預測評估,土壤修復市場帶動的投資規模超過5.7萬億元。
政策與資金雙重支持,使得土壤修復行業訂單也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15年開始,土壤修復項目數據呈現翻倍增長的態勢,2016年訂單金融達到62.85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195%。
據《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最大的環保細分行業,且受環境治理的長期性要求,土壤修復行業有望保持較長時間的高景氣度,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華泰證券測算,土壤修復“十三五”內市場空間在1100億至5900億之間,遠期完全治理的市場空間巨大,達到7.4萬億元。整個市場參與者漸增,但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