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土壤質量堪憂,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當前我國土壤質量現狀問題突出。與此同時,我國土壤修復產業依舊處于起步階段,人員、技術和裝備也仍處在初期階段,可謂任重而道遠。
土壤修復市場需求擴張 產業規模迎提升空間
土壤質量堪憂,必然危及舌尖上的安全。當前我國土壤質量現狀在兩方面問題突出。一是污染面積大,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耕地土壤污染點位超標率達19.4%;二是退化嚴重,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耕地約20億畝,而耕地中的高產田不及1/3。
隨著土壤污染事件頻發,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出臺頻率加快。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起步較早,但是并未得到足夠額重視,發展和完善進度緩慢,但是近期環境污染問題突出,“毒地”事件頻發引發社會關注,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防治政策。
尤其是2016年6月1日,國務院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土十條”),拉開了土壤污染治理的序幕。
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可圈可點。據《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土壤修復行業將是“十三五”期間發展空間最大的環保細分行業,市場空間高達4.6萬億元。且受環境治理的長期性要求,土壤修復行業有望保持較長時間的高景氣度,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據了解,我國土壤修復產業起步于“十一五”,“十二五”正處于預熱發展階段,市場規模不到百億。目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產值尚不及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2%。而這一指標在發達國家的土壤修復產業中已經達到30%以上。
專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現階段我國土壤修復產業尚屬發展初期的新興行業,法律法規標準及環境管理框架體系缺位,導致土壤修復尚在起步階段就已生亂象,存在著無序搶占市場、惡性低價競標、急于求成、變身“土方工程”等亟需重視的問題,這已經嚴重制約了土壤修復市場的健康發展。
“土壤修復是一個龐大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多部門、多領域的密切合作,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農業耕作制度的創新和優化,全民監督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多年專業從事土壤修復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建明認為,做好了以上幾項工作,我國的土壤修復改良就會培育出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集群,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極。
所幸的是,當前環保部正積極配合全國人大環資委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工作,已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草案,且草案已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審議通過。針對土壤污染防治,環保部也正加快推動完善法規標準體系,一系列土壤環境法規及標準即將出臺。
我們認為,隨著國家宏觀和行業政策對土壤修復重視度提高,以及相對完善的土壤修復管理體系構建,未來將會產生更多的土壤修復項目,市場需求將擴張,土壤修復規模將迎來巨大的提升空間。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