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個十年的黃金發展期之后,目前世界有色金屬工業進入一輪深度調整階段,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也面臨供需失衡、市場無序、結構不合理的嚴峻挑戰。因此,加快供應側結構性改革,是產業實現穩增長、促轉型、降本增效的根本途徑。
對2015年有色金屬行業運行的分析
由于需求增長放緩,供應不斷擴張,自2012年起,世界有色金屬市場開始進入周期性下行通道,銅、鋁、鋅、鎳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下滑,2015年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市場價格的變化,導致全球有色金屬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惡化,利潤大幅度減少,虧損不斷增加,投資明顯萎縮,資產嚴重縮水,產業發展遭遇嚴冬。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產業也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整體呈現供需失衡、投資下降、價格暴跌、效益下滑局面,穩增長遇到嚴重挑戰。
供需失衡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雖然規模很大,但總體處于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中低端環節,有色金屬冶煉和一般加工產能階段性過剩的矛盾突出。2015年,在國內外市場主要有色金屬需求增速明顯回落,部分國外企業采取限產、減產措施的情況下,中國的產量仍在繼續增長,十種有色金屬產量超過5000萬噸,已經接近當年世界產量的一半,加劇了供應過剩。其中,中國原鋁產量約3200萬噸,比上年增長10%以上,高于同期國內消費增速約1.5個百分點;精煉銅產量約800萬噸,比上年增長6%左右,高于同期國內消費增速約2個百分點。此外,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是國際流動性很強的大宗商品,觀察其市場供需關系不能僅看國內,更需具備全球視野。
2015年,美國經濟運行趨勢向好,成為拉動世界銅、鋁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然而,美國在世界主要有色金屬消費中所占比重遠不及中國,在歐盟、日本等其他主要消費地區需求增長有限的背景下,美國消費增長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力并不明顯。所以,盡管2015年LME銅、鋁庫存持續下降,但全球主要有色金屬供應過剩的局面沒有改變。
投資下降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一直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從2014年起,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投資增長速度開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以來,這種趨勢更加凸顯,預計完成投資將比上年下降3%左右。行業投資下降,一方面,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如鋁冶煉行業2015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到600億元,比2011年下降20%,反映出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已經取得進展;另一方面,投資下降也表明行業的發展后勁不足,影響行業未來發展。分析投資增幅下降的原因,有的是企業沒錢,有的是企業有錢,卻不知道投向哪里。過去的高速增長,已經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如先進的高精銅板帶生產線,國內引進了17條,形成將近130萬噸的產能,但現在大多在生產中低端產品,不能發揮投資效益。行業投資下降,關鍵還是缺乏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可靠的技術支撐,造成項目儲備不足。
價格暴跌 雖然自2012年起,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就進入下行通道,但2015年出現的斷崖式下跌,其影響甚至超過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時期。2015年,國內市場銅現貨平均價為41000元/噸,比上年下跌16%;鋁現貨平均價為12200元/噸,比上年下跌9%,均已接近或跌破國內生產企業的平均成本線。毫無疑問,導致價格下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市場供大于求。同時,由于有色金屬市場現貨與期貨并存,銅、鋁等期貨是典型的衍生金融商品。在市場走勢疲軟的背景下,金融資本做空銅、鋁期貨牟利,是其性質的本能驅動。2015年,國內投機資本做空有色金屬期貨,不僅影響了中國有色金屬價格走勢,而且成為國際市場打壓有色金屬價格的主要力量。由于產業資本要把自己的主要力量放在生產經營方面,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完全不具備與金融資本抗衡的實力。因此,要防止金融資本惡意做空有色金屬市場,除了規范期貨交易制度外,更主要的是生產企業采取聯合限產、減產措施。
效益下滑 隨著價格的持續下跌,對國內外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極大負面影響。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實現利潤比上年下降15%。其中,礦山企業利潤下降25%;冶煉企業利潤下降35%;國有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面高達50%左右。在統計的37家中央及省屬國有企業中,虧損的有21家。各方面的分析都認為,在當前價格條件下,國內外多數有色金屬礦山和冶煉企業已經喪失了盈利能力。即使國內一些電解鋁企業號稱能夠盈利,實際上也是將產業鏈其他環節的應得利潤,補貼到電解鋁生產環節,企業的盈利空間實際也被大幅度擠壓。
盡管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面臨的宏觀環境十分嚴峻,但行業發展也有亮點。
行業自律發揮效果 為維護行業整體利益,2015年,中國主要銅、鋁、鋅、鎳等有色金屬生產企業自發組織在一起,按照市場規律,根據市場供需變化,自主決策,商議限產保價。這種主動行為,通過調整市場供給平衡,促使有色金屬價格回歸到合理區間,體現了行業自律。消息一出,市場馬上就有反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有色金屬價格斷崖式下跌的效果。
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明顯成效2015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出現了幾個重要的企業重組案例,不僅對國內產業發展具有影響,而且也將促進世界產業格局變化。一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這就明顯增強了五礦集團在產業工程技術方面的實力,海外資源開發的規模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浙江海亮股份兼并了全球最大的銅管供應商河南金龍股份,顯著提升了產業集中度,增強了中國企業對全球銅管市場的影響力。三是紫金礦業參股世界著名礦業勘探企業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實現了低成本擴張。此外,還有一批重大的企業重組在醞釀,一旦取得成功,就會對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屬價格逆市上漲 2015年,雖然大宗有色金屬的價格下跌,但部分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稀有金屬價格卻逆市上漲。其中,最突出的是碳酸鋰。受新能源汽車普及速度加快地帶動,國內外動力電池生產對相關材料的需求也明顯增加。據分析,2015年國內對碳酸鋰的需求增加了30%,導致價格成倍翻番。其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鈷、稀土等材料價格,也出現恢復性上漲。
有色金屬擴大應用穩步推進 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是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終極目標。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把擴大應用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途徑,“以鋁代鋼”、“以鋁節木”穩步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全國鋁結構拖掛車產量達到幾千輛,不僅在國內被列入節能惠民補貼產品目錄,順豐、申通、中石化以及煙草等企業的訂單在快速增長,而且還實現了批量出口。鋁建筑模板、鋁圍護板的應用受到重視,在建筑領域推廣的前景一片光明。銅價的回落,也為擴大銅水管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提供了良機。
總體分析,盡管行業運行面臨很大下行壓力,通過供應側的結構性改革,產業發展仍具有廣闊前景。
對2016年行業發展的展望
盡管當前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斷崖式下跌的局面有所緩和,但從整個宏觀形勢看,大宗原料商品市場還在底部徘徊,2016年很難出現翻轉,可能面臨更多困難。我們認為,目前這種低價還將持續較長時間,不會像2008年那樣較快反彈。當前產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困難還可能進一步增加。
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還將延續 過去十年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黃金期的拉動力量,是中國消費需求的增長。隨著中國需求增長速度的回落,原有的增長動力已經削弱,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而近年來建設的大量產能卻在不斷釋放。這樣,如果企業不采取積極的減產、限產措施,預計2016年國內外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供應總體依然處于過剩狀態。
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回升乏力 由于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難以改變,美聯儲加息預期繼續存在,國際流動性受到抑制,從全球市場看,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大宗原料商品價格上漲的支撐因素不足。從國內市場看,雖然擴大赤字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了流動性,但傳導到實體經濟還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金融資本做空有色金屬市場的機會仍然存在。如果企業的減產、限產措施不能真正落地,無疑將給空方提供新的機遇。
企業經營的風險仍在上升 隨著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保持正向現金流難度加大,不少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80%,企業信譽等級被下調,導致融資越來越困難。2016年,實體經濟融資問題還將存在,一些企業的資金鏈繃得越來越緊,斷裂的風險在上升。由于很多企業之間存在上下游關聯關系,一旦某個企業的資金鏈條出現問題,就有可能發生多米諾骨牌現象,波及更大范圍。
結構調整面臨痛苦選擇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是有色金屬工業擺脫困境的根本出路。但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試想,如果沒有上世紀末的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政策性破產,哪來的新世紀產業發展的十年騰飛。然而,那是以幾十萬職工的下崗或轉制換來的。當前,搞供應側改革,推動缺乏競爭力的產能退出市場,同樣要付出這樣的代價。現在大家熱議的“僵尸企業”,最痛苦的就是解決“僵尸企業”人員安置問題。
培育增長新動力需要時間過程 中國政府為了實現穩增長,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真正能夠發揮作用,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2008年,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只有17萬億元,2009年金融危機后增加的4萬億元投資,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而2014年,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增加到51萬億元,在全國工業幾乎所有主要領域產能都過剩的情況下,再增加10萬億元投資,即使有領域可以投,也難以起到2009年那樣的作用。
從當前情況分析,2016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宏觀環境不容樂觀。不過,必須看到,有色金屬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材料的地位沒有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輕金屬結構材料,對鋼鐵、水泥、木材等傳統材料的替代作用明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提出世界有色金屬消費量占鋼材消費量5%的概念,而現在發達國家有色金屬消費量占鋼材消費量的比例均有明顯上升。2014年美國有色金屬消費量約為840萬噸,鋼材消費量約為9890萬噸,占比為8.5%;日本的占比為6.7%;德國的占比則高達11%。與之相比,當年中國有色金屬消費占鋼材消費量的比例是6.2%,仍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這表明,中國對有色金屬的需求還沒有到頂,拓展應用還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