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記者從3月24日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組織召開的2017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工作會議獲悉,2016年我國電力工業設備管理多項運營指標居世界領先地位。
電力君整理發現,該報道不僅完整地總結了2016年我國在電力工業運行上取得的成績,還率先給出了各大電力集團2016年運營指標,讓我們先睹為快!
一、電力設備工程建設成就顯著
2016年全國電力行業為適應能源電力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要求,建成投運了一大批國家重點電源、電網設備工程項目。
2016年全國發電新增設備容量累計12061萬千瓦。
其中,火電新增4836萬千瓦,水電新增1174萬千瓦,核電新增720萬千瓦,并網風電新增1873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新增3459萬千瓦。(表1)
全國電網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2.4億千伏安,比上年新增2434萬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3.5萬千米,比上年多投產1658千米。
表1
截至2016年底,全國發電設備裝機總容量16.5億千瓦,同比增長8.2%。
其中,火電10.5億千瓦(含煤電9.4億千瓦、氣電7008萬千瓦),占全部裝機容量的64.0%,同比增長5.3%;水電3.3億千瓦(含抽水蓄能2669萬千瓦),占全部裝機容量的20.2%,同比增長3.9%;核電3364萬千瓦,占全部總裝機容量的2.4%,同比增長23.8%;并網風電總裝機容量1.5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63萬千瓦),同比增長13.2%;并網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同比增長81.6%。
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64.2萬千米,同比增長5.7%;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總容量34.2億千伏安,同比增長8.3%。
至此,我國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投運總規模雙雙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位,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6年底,各發電集團公司發電裝機容量分別是(表2):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裝機容量16554萬千瓦(居全球發電公司第一);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裝機容量13090萬千瓦;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裝機容量14281萬千瓦;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裝機容量14248萬千瓦;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裝機容量11663萬千瓦;神華能源國華電力公司總裝機容量3830萬千瓦;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核電總裝機容量1325萬千瓦;中國廣核集團公司核電總裝機容量2038萬千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水電總裝機容量6903萬千瓦;華潤電力控股公司總裝機容量4145萬千瓦。
表2
二、電力設備運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發用電量:2016年各發電企業克服電力市場企業需求不旺、機組利用小時數持續走低的影響,均圓滿完成全年發電量計劃。
全國全年發電量6142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
其中,火電發電量44370.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水電發電量1193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核電發電量213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9%;并網風電發電量24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73%;并網光伏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0%(光伏發電占總發電量1%)。(表3)
表3
2016年全國用電量59198億千瓦時。
2016年各大發電集團發電量分別是(表4):華能集團年發電量313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13%;大唐集團年發電量17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華電集團年發電量49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國電集團年發電量50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國家電投年發電量39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4%;神華能源年發電量2360億千瓦時(其中國華電力發電量16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中核集團核電機組年發電量879.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5%;中廣核集團核電機組年發電量1155.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8%;長江三峽集團(三峽-葛洲壩梯級電站、溪洛渡-向家壩)年發電量2060.6億千瓦時;華潤電力年發電量1515.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粵電集團年發電量994.62億千瓦時。
表4
另據本協會統計的數字,2016年全球總發電量為25萬億千瓦時,其中煤電占比41%、燃氣占比21%、水電占比16.5%、風電占比3.6%、太陽能占比1.1%。(表5)
表5
設備利用小時:2016年受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全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785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是196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1)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165小時,同比降低199小時。各區域的發電利用小時分別是:山東和江蘇超過5000小時,河北、寧夏、江西和內蒙古超過4500小時,西藏、云南和四川低于2200小時,除北京、河北和西藏3個省份外,其他省份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海南降幅超過1000小時,青海、福建、四川、新疆和寧夏降幅超過500小時;
(2)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621小時,同比增加31小時,18個省份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上升。其中,福建、海南增加超過1000小時,北京、河北、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和廣東增加超過500小時,而內蒙古、廣西、貴州、陜西和青海下降超500小時;
(3)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7042小時,同比降低361小時;
(4)并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742小時,同比增加18小時。在風電裝機容量超過300萬千瓦的13個省份中,云南、河北、江蘇、山西、遼寧、山東、內蒙古和貴州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甘肅、新疆和吉林風電平均利用小時低于1500小時,分別僅有1088、1290和1333小時。
設備運行指標:2016年全國發電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為95.61 %,主要輔機等效可用系數96.31%,主要設備非停率0.082次/臺年,主設備完好率99.67%,主設備一類率100%,輔助設備一類率100%,設備故障率0.087次/臺年,主設備消缺完成率99.89%,輔助設備消缺完成率99.82%,機組大修全優率80%,充油設備滲漏率0.04%,火電機組脫硫裝備率、投入率分別達100%、99.8%,脫硝裝置裝備率、投入率達100%、98.57%。
全國煤電機組實現平均供電煤耗312克/千瓦時,同比降低3克/千瓦時。其中,100萬、60萬、30萬千瓦機組平均供電煤耗分別是285.32、306.61、318.47。發電綜合水耗平均為0.69克/千瓦時。
全國煤電機組煙氣排放績效0.020克/千瓦時,二氧化硫排放績效為0.08克/千瓦時,氮氧化物排放績效0.166克/千瓦時。
2016年全國電網330千伏及以上變壓器、斷路器、輸電線路故障停運率分別為0.078、0.079、0.062。全國電網輸電線損率為6.47%,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
2016年全國各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的運行風險,繼續保持我國運行核電多年來未發生INES(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或2級以上事件或事故的安全、穩定運行記錄。
中廣核集團2016年群廠平均能力因子在近5年來首次突破90%,達到90.31%,優于國際(WANO)同行平均能力因子84.15%,全年非計劃停堆次數僅為0.05,遠低于國際前三年的平均值0.42。
運營經濟指標:2016年受上網電價下調、煤價上漲、利用小時走低、電量競價上網、大用戶直供電、水情變化、棄風棄光等不利因素影響,各電力企業面對電力市場“量價齊跌、效益下滑、區域分化”的不利局面,廣大發電企業使出了“洪荒之力”,全年電力運營仍取得驕人業績。
2016年五大發電集團運營收入分別是(表6):華能集團實現年利潤137.7億元、大唐集團實現年利潤107.46億元、華電集團實現年利潤131.2億元、國電集團實現年利潤131億元、國家電投集團實現年利潤132.1億元。
表6
三、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提速擴圍成效顯著
2016年各發電集團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統一決策部署,講政治、顧大局,擴圍提速、攻堅克難,為完成國家“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是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截至2016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6.0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3%,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從2010年27%提高到2016年的36%。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已經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電力大國。
全國電力行業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大幅提升。
截至2016年底,五大發電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分別是(表7):華能集團公司占比29%;大唐集團公司占比31.88%;華電集團公司占比37%;國電集團公司占比30.3%;國家電投集團占比42.9%。
表7
2016年與燃煤發電相比,全國去年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6568.1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7208.6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55.83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48.60萬噸。其中中廣核集團2016年全年上網電網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3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約9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約88萬噸。
總體看,2016年我國電源結構得到明顯改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在電源結構中的比重快速提升,其增幅已超過傳統能源,為推進我國電力工業低碳、綠色、高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國節能減排重大標志性事件—北京市四座燃煤電廠剩下的最后一座燃煤電廠華能北京熱電廠,也在結束最后一次承擔2016年冬季采暖任務后關停,至此標志著北京進入“無煤電”時代。
這四大燃煤熱電廠全部關停后,每年將減少北京920萬噸燃煤消費,與北京市壓減燃煤消費目標的70%,相當于3.5個首鋼搬遷減少的燃煤量。四大燃煤熱電廠關停后全部改建為燃氣熱電廠。已改建的大唐高井熱電廠每年約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5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200噸。
二是煤電機組技術水平大幅提高。
2016年我國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低排放煤電機組比例大幅提升。
五大發電集團60萬千瓦級及以上煤電機組占比達40.77%。其中,華能集團占比48.6%;大唐集團占比51.33%;華電集團占比49%;國電集團占比49.9%;國家電投集團占比26.5%。(表8)
表8
三是發電機組能耗持續下降。
2016年各發電企業通過積極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深度優化發電機組運維方式等綜合手段,發電機組能效水平明顯提高,發電煤耗持續下降。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實現供電煤耗312克/千瓦時,同比降低3克/千瓦時。
截止2016年底,全國累計完成煤電節能改造4.6億千瓦。
2016年各發電集團公司火電機組供電煤耗分別是:華能集團302.34克/千瓦時,同比降低3.44%;大唐集團306.94克/千瓦時,同比降低2.34%;華電集團303.05克/千瓦時,同比降低2.18%;國電集團308.48克/千瓦時,同比降低1.88%;國家電投集團304.9克/千瓦時,同比降低2.6%;國華電力集團304.64克/千瓦時,華潤電力集團305.48克/千瓦時。
四是電網節能減排平臺作用明顯。
2016年電網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法規政策,著力發揮節能調度、低排調度、電能替代、消納新能源等平臺作用。
國家電網公司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戰略,按照“成熟領域全覆蓋、新興領域大力推、創新領域抓試點”的系統布局,電能替代技術領域增加到20大類、53小類,比2015年新增5個大類、29個細分領域。同時,替代技術領域的拓展,促進了傳統的電鍋爐、電窯爐等技術領域替代電量比重逐步下降,新興領域和創新領域替代電量比重逐步增加,使替代電量結構不斷優化,為電能替代持續發展增添后勁。
五是煤電“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擴圍加速。
2016年各煤電企業按照國家煤電超低排放技術改造統一部署要求,自我加壓,擴圍提速,“超凈排放”,使燃煤機組達到或超過燃氣機組排放限值。目前全國電力行業累計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4.5億千瓦,對有效降低煤電機組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發電集團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機組規模分別是(表9):華能集團完成6921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59%;大唐集團完成6454.5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67.8%;華電集團完成4532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51%;國電集團完成5221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52.6%;國家電投集團完成3557.8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52.25%;神華能源國華電力完成2719萬千瓦,占煤電總裝機75%,居全國之首。
表9
六是積極化解電煤產能過剩。
各大發電集團堅決落實國務院關于煤炭產業化解過剩產能的決策部署,在全國率先垂范化解電煤產能過剩。2016年華能集團化解煤炭產能840萬噸/年、大唐集團化解煤炭產能300萬噸/年、華電集團化解煤炭產能357萬噸/年、國電集團化解煤炭產能69萬噸/年、國家電投集團化解煤炭產能240萬噸/年。
四、電力裝備技術自主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火電設備技術水平引領世界。
60萬千瓦、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成為我國電力工業主力火電機組,我國火電機組的參數、性能和產量規模均居世界首位。
華能集團公司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華能萊蕪電廠6號機組經過半年試生產期,完成各項性能考核試驗,機組發電效率48.12%,發電煤耗255.29克/千瓦時,供電煤耗為266.18克/千瓦時,均刷新了世界紀錄,機組各項環保指標全面優于國家超低排放限值,成為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標最優、環保最好的火電機組,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華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標。
國電泰州二期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工程3號、4號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已全部移交投產發電,平均負荷率達100%,各項經濟技術參數及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優良標準,重要保護投入率及自動、儀表等投入率均為100%,成為當今全球范圍內綜合性能最好、指標最優、最綠色環保的大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二是水電設備技術大幅提升。
我國水電設備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
2016年4月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浙江仙居抽水蓄能電站安裝4臺單機容量37.5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完成了研制,標志著我國已完整掌握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核心技術,推進了水電成套設備自主化成果推廣應用進程。
哈電集團“分數極路比繞組”技術作為抽水蓄能機組核心技術的重要研發成果之一而填補了國內空白。
長江三峽集團建造的三峽升船機工程于2016年5月13日通過了試通航前的驗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升船機。該升船機每年的船舶通過能力超過2000萬噸,形成三四千噸船舶快速通過三峽大壩的新通道。
三是核電設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我國核電技術自主化、國產化捷報頻傳,在眾多關鍵核電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工進展順利,設計、設備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展現著我國自主化核電技術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2016年11月AP1000依托項目海陽核電1號機組非核蒸汽沖轉完成所有試驗,主汽輪發電機各項性能和參數滿足設計要求,標志著海陽核電1號機組非核沖轉試驗成功。該試驗利用一回路主泵做功產生的蒸汽作為汽源,使機組沖轉至額定轉速(1500RPM)。
我國完全自主化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CAP1400,是在AP1000基礎上又進行系統完善,是世界核電站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先進堆型。CAP1400采用完全非能動的設計原理,技術先進,符合當今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其安全性、經濟性、環境友好性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四是特高壓輸電技術突破性發展。
2016年我國在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設備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國家電網公司江蘇500千伏UPFC(統一潮流控制器)項目,設計容量750兆伏安,是世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UPFC工程,可使得難以控制的電力潮流變得靈活、精準、連續地可調,合理控制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實現優化運行,快速無功吞吐,動態支撐接入點電壓,有利于我國占領國際柔性交流輸電技術制高點。國家電網實現±1100千伏電壓等級的全新跨越,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電網技術和電工裝備制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
2016年8月7日中國西電集團公司為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制造的7臺1000千伏、1000兆伏安電力變壓器全部通過試驗,再次填補了世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制造的空白,提升了我國特高壓變壓器設計、工藝及制造水平。
去年5月南網超高壓修試中心研制的“特高壓換流變現場檢修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已通過了專家鑒定,該項技術解決了特高壓設備現場檢修大廳設計建造、檢修工器具配置、檢修工藝控制、現場試驗和干燥等換流變現場檢修的諸多難題,填補了國際空白,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應用該項目設計已建成了世界上首個滿足±800千伏特高壓換流變現場檢修和試驗驗證要求的檢修大廳。
南網公司研制的移動式氣相干燥等現場檢修專用設備和現場試驗關鍵設備,已成功應用于天廣直流工程500千伏換流變和糯扎渡直流工程800千伏換流變的現場檢修,檢修后的換流變通過了嚴格的現場試驗考核,并經過了系統大負荷長時間的運行考驗,運行情況良好。
五是燃機發電設備自主化檢修破冰起航。
目前重型燃機制造市場及維修市場幾乎被歐、美、日三大燃氣輪機制造商壟斷。某燃氣電廠即使與外方簽訂了燃機維修長期服務協議,每年燃機檢修費平均高達1.2億元,其中備品備件一般占合同總額的50%-60%,燃燒熱通道部件返修費用約占20%-30%。僅2011年該電廠的檢修費高達1.8億元。
由于技術標準被國外三大主機制造商所壟斷,燃氣輪機關鍵零部件的報廢判定也被其牢牢掌控。外方主機廠為了獲得更多的銷售利潤,往往是在關鍵零部件尚可修復的情況下就判定為報廢,強迫用戶購買新件,大大加重了燃氣發電設備的運營成本。
為打破我國燃機市場這種尷尬局面,華電集團公司2014年與瑞士蘇爾壽集團共同投資3.6億元創立了華瑞(江蘇)燃機服務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具備完整燃機熱通道部件修理能力的第三方專業工廠。華瑞公司修造工廠于2016年10月24日正式建成運營,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三大燃機主機廠燃機修造長期壟斷局面,鑄就國內燃機自主修造品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掀開了我國燃機自主化檢修的嶄新一頁。華瑞公司成立后,即在全國燃機維修市場形成了競爭態勢,國外三大燃機廠商即把在中國的燃機維修長協價格下調了15%-20%,到去年下半年又將燃機維修長協價格下調30%-45%。而且將燃機維修長協苛刻條款也做出了重大的讓步,昔日的外方霸王條款已被徹底推翻,從而為我國燃機市場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六是電力工程助推電力裝備產業升級。
2016年一大批重大電力工程的開工建設,帶動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升級。一批主機和關鍵輔機國產化水平大幅提升。
國網公司開工建設的遼寧清原、江蘇句容、福建廈門、新疆阜康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375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575萬千瓦,將拉動GDP增長170億元,增加電工裝備制造業產值208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6.3萬個,將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推進抽水蓄能設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CP1000、CAP1400重大專項帶動下,我國已形成了完整的三代核電設備研發、制造產業鏈,實現了包括主設備、材料、泵閥等一系列關鍵制造技術,帶動我國核電設備制造業升級,形成國際核電設備市場競爭力,躋身于世界核電設備制造強國之列。
國家電投集團在巴基斯坦興建的胡布2×60萬千瓦煤電工程項目主要設備均為中國制造,項目設計、制造、施工均為中國標準。公司依托新能源工程牽頭組織了一批中國電力設備及光伏組件制造企業進入日本市場,與日本當地EPC承包企業合作。
中能建集團公司在海外簽約電力總承包項目金額約3000億元,已經帶動或正在帶動全國約1300多億元的電力裝備及材料出口,帶動電站輔機和電氣產品海外銷售額累計超過35億元,產品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力地助推了電力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
五、電力設備物資管理優化高效
電力設備物資管理工作是電力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環節。2016年電力行業設備物資管理工作呈現居多亮點。
國家電網公司健全完善設備質量全流程閉環管控機制,增強管控手段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進電網物資質量監測能力建設,不斷優化監造和抽檢模式,開展設備材料制造集中巡檢,注重對公司質量監督數據成果的收集分析,強化各環節質量評價信息的共享和聯動應用,加大對質量問題的追責力度,持續深化供應商信用評價管理,有力地促進了公司設備物資工作能力集約化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南方電網公司實施“集中管控、統籌規劃、分層實施、信息共享”的設備物資管控機制,集中管理和共享發布供應商評價工作成果,監督供應商管理體系的規范化運作,將相關物資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反饋,實現設備供應商管理信息共享,有效地提升了設備物資管理本質效益。
大唐集團公司2016年重點圍繞“采購管理體制、采購管理機制、招標成功率、協調效率、投訴舉報處理速度、采購質量、基礎管理水平”七個方面開展了設備物資創新管理工作,完成了包括水、火、風、煤炭等領域的189項設備物資采購商務范本和119項物資采購技術范本編制和修訂工作,全部應用于采購活動中。2016年集團集中采購率達91.32%,電子招標率達93.97%,公開采購率97.25%,網上采購率達91.74%,上述指標均高于國資委設置的指標。
中電建集團公司開展了集中采購電子平臺建設和電建商城建設,擴大了集采平臺的應用范圍和深度,為非生產性物資的網上集中采購提供了商城平臺,促進了采購方式和手段的變革,進一步提高了集團集中采購率、上網采購率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