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橋鋁電辦公樓,魏橋創業集團副董事長、中國宏橋集團行政總裁張波暫時放下繁冗的工作,接受了《中國有色金屬》雜志記者的專訪。近期,在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之下,魏橋創業集團停掉29%的電解鋁產能。常人猜測,張波一定憂心重重,而我們見到的他,采訪從始至終,面帶標志性的微笑,沒有抱怨和牢騷,言語中反而透露著滿滿的陽光和正能量。
堅決擁護和執行“去產能”決策
作為全球最大的原鋁生產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在此輪去產能行動中,除了嚴格執行國家四部委要求的268萬噸產能之外,還多停了1.2萬噸,總計退出產能269.2萬噸。
在張波看來,從鋼鐵到煤炭,再到電解鋁的“三去一降一補”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宏觀戰略決策,嚴格執行“去產能”的首要任務,對鋁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
“父親(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和我一樣,還包括所有的高管對這件事的認識非常一致。全體干部員工講政治、顧大局,毫不猶豫、毫無保留、堅決徹底地執行國家決策,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迅速停槽,自行消化停產之后的各種矛盾。”
當魏橋“瘦身”的消息傳出后,一時間媒體信息漫天飛舞,業界有人扼腕唏噓,有人歡喜若狂,其中不乏有些公眾號以極為偏激的口吻借機炒作。張波鄭重地說:“積極配合國家各部委的去產能決策、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企業應盡的責任。這次降產能行動并沒有給魏橋創業集團帶來太大的影響,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謝謝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
“干部員工和廠房設備朝夕相處,必然有難舍難分的感情,更何況這些停掉的產能中,有一部分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600kA電解系列。所以,在停槽過程中,很多干部員工都是眼含淚水。盡管如此,員工還是堅決執行了集團的停產指令。”
“在會上,我給干部員工做思想工作時說,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我們必須毫無折扣地執行。我們的初心是把鋁電板塊做強做大,增強中國鋁工業的國際競爭力;現在國家出臺的去產能政策,從長遠角度出發也是為了提升整個鋁行業的競爭力,殊途同歸。我們要講政治、顧大局,盡到企業應盡的責任。給干部員工把道理講通之后,接下來就是抓兩件事,一是減量部分盡快完成停產維護工作,二是現有生產系列要提質增效,最大程度彌補停產造成的損失,目前,269.2萬噸產能已全部順利停完。”
據了解,魏橋創業集團原本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把400kA以下的電解鋁生產線全部內部置換成500kA、600kA的先進生產線,即使對于中國鋁行業來說,400kA并不算落后產能。張波說:“這次停產,相當于我們借國家的去產能政策,提前淘汰了部分落后產能。”
擔負主體責任做好兜底工作
在位于鄒平縣金玉大道(當地人稱外環)的魏橋鋁電鋁業二公司,安全技術處處長劉曉偉帶領記者來到已停產的電解系列前。從7月11日開始,這里的A、B兩個316kA系列212臺電解槽陸續拆掉絕緣板,斷電停產。僅此一處,產能減少26萬噸。記者又來到禮參生產區的600kA電解系列現場,這里的部分電解槽已拆卸槽上部鋼架,正在進行修理作業。
張波說:“我對去產能政策抱以積極支持的態度。鋁行業這次去產能政策執行得非常好,雖然企業有各種困難,但是我們應對得很好,沒有感到束手無策。當時我們評估了一下,停掉這部分產能,對我們影響不大,集團體量大、基數大,消化各種矛盾困難的能力強,我們有能力擔負起企業的主體責任,做好各類矛盾的內部消化和兜底工作,踐行我們做出承諾,絕不給各級政府增加負擔。”
談到富余員工的安置問題,張波皺了一下眉頭:“實話實說,這就是此次停產之后的主要困難,停產涉及鋁電板塊2萬多名職工。為國創業、為民造福是集團的宗旨,我們不能讓職工失業丟飯碗,所以,集團做出了‘三不’的承諾,即干部不降職,員工不下崗,收入不下降,富余人員全部在集團內部調配消化,分流到現有生產崗位,實行三人兩崗、輪休上崗等政策,這樣一來,對集團來說,人均勞動生產率會下降,另一方面,職工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更輕松。這一切,都源于集團強大的盈利能力作保障。”
相比于職工安置,整個濱州鋁產業集群的運營讓張波多少有些擔心。此次停產范圍涉及濱州市轄的鄒平、惠民、北海、沾化四個區縣。依托魏橋創業集團,濱州市政府曾提出在“十三五”末打造5000億級鋁產業集群的“世界鋁谷”目標,圍繞這個目標,以張波為會長、山東創新集團董事長崔立新為常務副會長的濱州市鋁行業協會積極招商引資,幾年間,在濱州各區縣入駐了多家高附加值的鋁深加工企業(鋁板帶箔、鋁棒、汽車輪轂、鋁模板、鋁制家俱、全鋁掛車等產業),形成了規模效應、產業上下游聯動效應,鋁水不落地的模式也達到了縮短生產流程、降低單位GDP能耗的節能減排目標。記者了解到,魏橋創業集團“瘦身”之前,當地鋁水已經供不應求,很多下游企業開工率只有80%,原鋁產能縮減之后,下游企業的開工率還會大幅下降,造成產業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力下降。作為上游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只能同比例下調鋁水供應量。
“目前我們現有的646萬噸產能對濱州的產業集群能夠起到基本的支撐,我們也在鼓勵下游深加工企業直面現實,創新工藝水平,改變產品結構,實現價值鏈的最大化,濱州鋁協也一直在做這件事。”
擔心鋁價的非理性上漲
自4月份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656號文件之后,鋁價逐漸上漲,特別是進入8月份,鋁價直至破16000元/噸大關,創6年來新高。8月28日,滬鋁當日報價16365元/噸,較2016年年初漲幅近52%。
張波說:“因為陸續停產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供給延續,所以國內庫存目前還有一百多萬噸,我個人估計,進入9月份后,庫存回落,國內鋁供給將緊缺。鋁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階段性的,是某一時期、某一區域的相對過剩。這是國家部委和全社會的一致共識,2017年全國累計停產400多萬噸,即便廣西、內蒙古、青海等地合規產能陸續釋放,我估計明年會有大的缺口。”
對于魏橋創業集團來說,鋁價的漲幅足以把停產的損失彌補過來。但是對于鋁價的非理性上漲,張波還是有些顧慮,他認為,鋁價上漲太高太快不利于全行業的健康發展,反而對中國鋁工業是一個打擊,正好讓國外競爭者滿意。他舉例說明:“這幾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直在推廣鋁應用,做了很多努力,鋁制家具、鋁模板、輕量化掛車等正是迅速成長成熟的推廣期。如果鋁價繼續高企,鋁的優越性價比就會降低,會影響鋁替代其他金屬的可能。比如全鋁罐車,當鋁價漲到一定程度時,客戶綜合一下成本,也許又會回頭選擇不銹鋼罐車。市場經濟環境下,任何一個產業都應該是合理利潤,過高過低都不能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國內的鋁企業始終抱團合作
眾所周知,電解鋁行業增長潛力大,包容性強,企業數量少,產業相對集中,行業很好調度。因此,面對國內外各類挑戰,鋁行業必須抱團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近幾年來,國內骨干鋁企業在聯合維護鋁行業秩序上達成高度一致,從2015年底中鋁、魏橋等12家骨干鋁企聯合減產保價,到后期氧化鋁庫存居高不下時,魏橋主動停掉100萬噸氧化鋁生產線,購買中鋁、錦江的氧化鋁以托市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鋁企業實現了縱橫聯合,共同抗擊市場風險。
近期,曾經有一篇文章就民企、國企的去產能話題進行炒作,借以吸引公眾眼球,張波第一時間在朋友圈里聲明:“這篇文章太偏激!寫文章的人居心叵測!唯恐天下不亂!請大家不要中招!”
“魏橋與中國鋁業公司之間的高層溝通非常通暢,長期以來合作緊密。我父親經常說的一句話,無論國企民企都是中國的企業,我也多次表態,魏橋創業集團始終愿意與中鋁公司一道,共同扛好中國鋁工業的大旗。”
收官年后,再尋發展新動能
8月15日,“2017香港山東周”在香港舉行。期間,在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和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的見證下,中國宏橋集團與中信信托、中信銀行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中信信托7億美元投資認購中國宏橋閃電配售8.06億股,中信銀行3.2億美元投資認購中國宏橋可轉換債券。
簽約當天,張波早晨七點從濟南飛往深圳,乘車前往香港,下午簽約活動結束后,又匆匆趕回深圳,擬乘晚上十點的航班飛濟南,結果飛機晚點四個多小時,濟南落地時,已是第二天早晨五點半,張波一看時間,干脆直接回集團,于早晨六點半到達辦公室,又開始了一天緊張的工作。這又是一部現實版的“魏橋速度”。
“在集團戰略中,2017年就是收官之年。我們用了十年時間,做大做強,完成了鋁工業的全產業鏈布局,催生了地方產業集群,而且運行得非常健康有序。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三去一降一補’,特別是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需要深化提升。”
收官之后的三年是魏橋創業集團的休養生息階段。在制造業摸爬滾打多年,張波最能體會到中國制造業的短板在哪里。“如果說過去十年魏橋進入的是傳統的紅海市場,那么未來十年我們將步入創新的藍海。我們必須靜下心來規劃好下一個十年戰略,計劃圍繞《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針對鋁材料的全新高端應用去潛心研發、創新。這個階段很漫長,或許五到十年才能出成果,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創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爆發,必須有一個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2017年6月,魏橋創業集團出資,與蘇州大學共同成立了鋁應用研究院。張波告訴研發團隊,要學習華為,學習任正非,踏踏實實搞研發,不要著急出成果。當時,張波對他們說:“你們不要有思想負擔,我允許你們五年不出成果,允許你們失敗,目前集團利潤豐厚,現金流充沛,負債率很低,每年拿出幾個億沒問題,無非是少掙一點。只要將來的成果能彌補我國鋁高端應用的短板,哪怕我們不做,交給別人做,也是給國家做貢獻。”
2017年6月30日,魏橋鋁電公司與蘇州大學簽署協議,成立高端鋁材料制造及應用技術研究院,同日舉行揭牌儀式。
魏橋創業集團從內部優中選優,第一批準備輸送100名員工去蘇州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業就是鋁應用新材料,待三年之后第一批學員畢業回集團,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
2017年,魏橋創業集團蟬聯世界500強第159位、中國民企500強第3位,而張波本人從來不在意這些排名,相反,他認為,一家公司是否強大,不是靠排名和盈利能力,而是研發投入、創新能力以及未來發展前景,這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否則只是曇花一現。
在一個小時的采訪中,陽光穿透窗戶,掠過張波辦公室墻上掛著的“無我”和“舍得”兩幅書法。對魏橋創業集團來說,十年間的高檔前行,是在踐行為國創業、為民造福的宗旨;當前,在鋁行業需要減速換檔時,他們秉承全行業一盤棋的理念,直面現實,快速瘦身。因為,國家、人民、企業、員工的利益始終是統一的,從不矛盾。
再者,經過調整“瘦身”后的魏橋創業集團,其綜合競爭力不但不會下降,反而因為有了發展的新動能而繼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