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出現太多的艱難,所以大家對2019年充滿著期待。但2019年,我認為玻璃企業更應該儲備能力以積極應對變局。
中美貿易戰在未來很長時間里將會持續存在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很多人說,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就是對美開放的四十年。因為美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太過明顯和重要,所以一旦遭遇美國遏制,這種代價仍將是巨大的。但這是早晚要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也并無退路,所以,未來十年仍要做好應對外部經濟環境大變動的準備。外需的路子,相對于東南亞國家而言,中國的成本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只能走高附加值和技術創新之路。特別是相對于東南亞國家,我們需要研究我們在玻璃產業和產品中的比較優勢到底在哪兒?
供給側改革對于玻璃行業的整合來講,資本的力量會超過環保的因素
如果說過去三年,玻璃行業的減量、供給側的改革是靠環保治理等強制性行政手段的話,未來通過環保等行政手段來實現減量雖然仍將存在,但其作用將明顯減弱。而通過資本的力量,市場化的充分競爭所帶來的行業整合,將會在未來幾年不斷涌現。企業間的兼并整合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
供給側改革對于市場而言,無疑是推高了下游的生產成本,這之中最受益的多屬國企。但對于玻璃行業來講,玻璃行業是民企主導的天下,是市場充分競爭的一個行業。一是其行業集中度較低,二是其進入門檻較低。玻璃行業是個小行業,不屬于國民經濟命脈,所以國家并不過分重視;其產值不足一個國字號的鋼鐵企業,卻存在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小企業的各種低成本,游走于模棱兩可的灰色邊緣,造成了過去幾年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出現。這對于玻璃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已經形成障礙。但過去灰色地帶帶來的收入或者所謂成功,靠暴利和捷徑而形成財富堆積的一些民營企業,如果未來還沿襲原來的路子,心存僥幸,不做改變,可能會重新返貧。因為當政府日子都不好過的時候,監管部門就會盯上這些企業。2018年對于很多明星大腕、光伏補貼、黑心藥企等的重拳出擊,已經說明,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所以,企業在分化,行業在整合。2019年或許是玻璃行業整合的開始。那么整合的主體,我仍看好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或者說能弄到批量資金的大企業。國企、大型民企在玻璃行業的整合中,一定發揮著主導力量。
2019年的玻璃成本與價格
可以說,雖然近三年玻璃原片價格持續處于高位,但這個價格在當下并未反映其真實的成本價值。一方面是成本上漲過快,一方面是需求減少帶來的市場價格調整。
玻璃產品的成本,不僅包含制造成本,同時,處在行業內,我們還要看到環境成本、去產能帶來的減量成本、資源能源成本、資金成本和運輸成本。
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一定是上游受益,上游擠占下游。上游多是國企,而下游基本都是民企。所以,越處于下游,其成本壓力越大,且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其被動局面。對于玻璃企業來說,面對的上游仍然是礦山和能源燃料,而對于玻璃加工企業更是如此。特別是在2018年并沒有出現氣荒時,燃氣公司紛紛上調燃料價格,這對于下游大量用氣的浮法玻璃生產線來講,無疑是一種變相的趁火打劫。這種上游對下游的沖擊,無形中也在幫助下游實現整合。如果玻璃企業沒有一定的成本抵御能力,在未來一定會成為被整合的對象。
同樣,2019年玻璃企業還將面臨超低排放的限制,面臨著停產再冷修的基建材料的高昂價格,面臨著當地銷量往外走的運輸成本壓力,面臨著再融資的資金成本壓力等,當玻璃利潤無法覆蓋其成本大幅上漲的時候,虧損將像一個巨大的黑洞,侵蝕著玻璃企業的生命。
產品價格在內在屬性上反映其內在成本價值,在外部屬性上則反映供求關系。所以,2019年在外部屬性上,玻璃的需求量一定是減少的,但到期生產線的停產和轉移,供應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需求量的減少;在內部屬性上,2019年成本壓力依然存在,這將成為玻璃價格的有利支撐,經歷了過去一年價格的協調,各廠家共促價格提升的意愿和行動越來越強烈和一致。所以,2019年玻璃原片的價格仍然是沒有問題的,階段性的價格調整肯定會存在,但整體價格高位仍將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但是不同的品種或者在不同區域,比如在顏色玻璃上,比如在福建等區域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價格瓶頸。
預期并不樂觀,2019年仍需積極面對
在宏觀經濟深度調整期,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但這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對所有企業都是公平的。公平并不意味著平等,所以,在不平等的發展過程中,選擇的方向性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的企業可以選擇高質量低成本,有的企業可以選擇產業鏈條的打通和延伸,有的企業可以選擇兼并重組,有的企業可以選擇外來資金續命而茍延殘喘。但不管哪一條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中國市場的多樣化,也給不同的企業以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出路。但在大的趨勢下,我認為玻璃企業要時刻做好過冬的準備,這個冬天或許還比較漫長,但不應消極應對和被動接受,而是應該積極儲備能量,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