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英才網副總裁接受央視采訪 分析2013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發布時間:2013-05-22 新聞來源:一覽英才網
2013年5月19日,一覽英才網副總裁冷明接受CCTV新聞頻道采訪,并對今年大學生就業問題作出了分析。他指出,2013年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與往年相比,難度有所增加,但綜觀整個人才資源市場的發展,他對目前的大學生就業還是充滿信心的。
大學生的就業訴求出現變化
區域形勢的轉變。如今,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方面呈現的區域化轉變的趨勢越來越大,他們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需求略有下降,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和比較成熟的開發區對其吸引力的增長則后勁十足。這與我國近幾年來的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的成績相關。北上廣的極大多數企業從粗放型轉型到集約型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數量上自然要下降;而二線和省會城市以及得到得到地方大力支持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期,越來越多畢業的大學生多為潛力發展和穩定條件考慮,因此轉向二、三線城市。
學歷意識的變化。以前的大學生拿到學位證書就如同拿到工作保障,但是在后現代的社會,經濟、信息、科技,一切都快速發展,社會更加注重效能和實用性,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被提到相當的高度。像碩士畢業生,他有在專業上的優勢,在相當程度上企業是很樂意接受的,但是在招聘中明確要求條件為碩士畢業生的比例卻是十分小的。本科和大專生對于應屆生求職市場來說是主體,這個群體競爭相當激烈,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是要看誰動手能力強,誰的實踐能力強,上手快,才有競爭力。大學生大多都能意識到這個方面,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以及畢業后的實習都是這一方面的體現。
大學生當前的就業形勢
從整個就業大環境來看,自2012年下半年起,從追求數量與速度逐漸轉變為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經濟增長有所放緩,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社會對勞動力需求的下降。但是隨著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改造,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有所改善,對人才的需求量將會更多的分配在中西部,如湖北、陜西等省的增長率就很高。從產業轉移和調整上看,傳統產業需求整體下滑,一些戰略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新材料、下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醫藥產業等發展較快,大量的資本進入到這些領域,因而也需要大量的素質人才。
據統計,今年新增求職畢業大學生近700萬人,同時也會產生相應的海量求職信息,而新增的崗位雖然產生很快且數量大,但是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還是相當大的。一覽英才網連續兩年的“高校畢業生重點行業系列網絡招聘活動”的數據分析顯示,就業趨勢不僅出現地域和崗位上的變化,在薪酬增長上也表現為不同的差異。冷明指出,一線城市大學畢業生的薪酬絕對數大約在2500到3000之間,二、三線城市的薪酬絕對數在1700到2500之間,但是一線城市的增長幅度較低,二、三線城市的增長幅卻是較高的。
企業在招聘市場中的變化
從整體上看,大型企業的招聘需求略有下降,而中小型企業需求穩步增長。這是由于大型企業逐漸從粗放型的發展轉變為集約型發展,從追求雇員的數量逐漸轉變為追求雇員的質量、雇員的專業化程度。另外,各級政府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扶持政策,效果初現。單個小微企業雖然需求不大,但是小微企業的數量巨大,加上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前沿地區出臺的相關政策,有利于提升小微企業的創業環境,這一點可以從深圳、珠海等城市看到。
從企業性質來看,民營企業需求增長很快,幾近達到整個招聘需求額的半數,這當然離不開政策環境條件的改善。與此同時,外資企業需求明顯下降,國有企業的需求也成下降趨勢。外資企業招聘需求下降受他們總部所在國家經濟下滑的影響較大。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近幾年來注重企業的集約式增長,整體員工增長的速度也在下降。
在專業需求上,現代企業和單位在招聘員工時,選擇更加的靈活,它們主要看的是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比如一些外企到人民大學招聘,可能就會招收歷史專業和中文專業的畢業生,這主要是看人才的可塑性有多大。隨著畢業生就業意識的增強,在他們選擇專業或者再就業行業時,自身也會注重對口匹配。
對大學生就業持樂觀態度
在就業認識上,現在的大學生通過大眾媒體及社會輿論都已經深深地意識到就業壓力,他們在心理準備上可以說已經打好預防針,很多大學生表示,自己愿意從基層干起,不管在什么職業中,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總會看到美好的未來。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多為90后,生活成本因地區差異而不同,但這個有活力的群體在剛進入社會時的生活成本問題上并不十分挑剔。90后的大學生,即便是農村出來的學生,現在在家庭經濟的支持條件上已有了大大的改善,在工作和生活上擁有著更多的自由度,這也決定了他們在擇業要求上不會太過苛刻,這就與近幾年來的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小型民營企業的招聘需求相匹配。
雖然國家在積極進行政策上的引導,將較多的精力轉移到中西部和中小型企業的扶持上,但盡快加快其制度化、法制化的建設和完備的步伐是必要的,冷明認為,我們的政府有義務也有能力做好大學生就業的制度建設,以解決社會上普遍的大學生就業之憂。在校園的教學中,更多的資源應當分配在培養人才實用性上,可以促進大學生在畢業后或者即將畢業時實習3~5個月,這樣能夠使其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職業興趣愛好以及職業能力,并對自身的職業生涯做出規劃,以此來引導其實現正確的職業觀。
日前,2013屆應屆大學生正處于畢業論文完成的后期階段,大多數學生已經找到一份工作,屬于帶假回學校答辯。初次嘗試的受聘工作對于經驗不足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往往不盡如意,變動性十分大。充分考慮到應屆畢業生在經驗及技巧知識等方面的缺失,一覽應屆生頻道每天更新上萬條招聘信息供應屆生們參考和比較,并對其在社會招聘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及特殊情況作出說明與指導,以更方便應屆生們順利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
掃描二維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