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新能源夢落空 五大電力集團來接盤?
發布時間:2014-01-13 新聞來源:一覽電力英才網
中海油曾想將新能源打造成集團的六大核心業務之一的夢落空了,在歷經六年持續虧損的厄運后,中海油試圖為其投資上百億元的新能源板塊畫下句點。
新能源板塊遭剝離
1月6日,北京酒仙橋國賓大廈矗立在霧霾之中,猶如中海油新能源每一位員工的心情。“新能源公司將剝離除山西和內蒙古的煤制氣項目之外的其他自營新能源項目。”一位接近中海油的業內人士告訴一覽電力英才網記者。
中海油宣傳部門人士1月8日面對記者求證時說,“不太清楚這個事兒,我也是從報道上看到的。”
而公開資料顯示,早在去年4月便傳出中海油新能源業務將被收縮的消息,但是直到去年底才正式在集團公開會議上下決定,并將相關文件下發給了個人手中。
一位與中海油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老總告訴本報記者: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身為油氣大佬的中海油在新能源領域是個‘外行’,資金雄厚的光環背后7年波折坎坷,終于對新能源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喪失了耐心。”
在被剝離之列,中海油此前最看重的風電業務首當其沖。
風電是新能源公司最主要的業務板塊,該部分資產主要包括兩三年前相繼實現并網發電的內蒙古化德風電項目(49.5MW)、海南東方四更風電項目(48MW)、甘肅昌馬風電項目(201MW)、內蒙古二連浩特風電場一期項目(49.5MW)以及早在2007年11月就并網發電的在渤海建造的中國第一座海上風力發電站,裝機共350兆瓦,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總投資大概50億元左右。頗為遺憾的是,早在2007年,中海油新能源公司與山東威海簽訂了總投資210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號稱“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于后來不了了之。
風電成重災區
在中海油依然對收縮新能源業務閃爍其詞時,旗下的風電板塊將首個被處置的消息更引發了新的疑問,緣何以2012年實現利潤2000萬元的內蒙古風電分公司為代表的風電板塊卻遭中海油狠心“棄子”?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告訴記者,風電領域主要包括制造風機和發電建設兩大塊,過去企業都往下游風電發電電站建設上投資,如今除了制造領域有點過剩外,發電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做得好的企業少之又少。
雖然內蒙古風電分公司2012年實現利潤2000萬,從而助力當年整個新能源公司實現利潤993萬元,但是公司整個風電板塊后期持續盈利能力不容樂觀。
孟憲淦對本報記者說,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領域過去企業看到的是利潤,忽略了責任和義務,現在必須有個全面認知,只想盈利而不要責任和義務的企業是錯誤的。當然也得強調政策補貼,而中海油撤出風電領域行為屬于企業自身調整造成的行為,不能代表整個風電行業未來不看好。
而接近中海油的人士則分析,中海油畢竟是油氣企業,新能源公司掌舵者鄭長波也是一個有著豐富油氣行業經驗但是卻對新能源是“門外漢”的領導,這樣的企業當然在競爭時難以與五大電力集團這些“電力圈內”的企業抗衡。而其目前的風電規模也比較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在內蒙古和甘肅地區“限電棄風”現象嚴重的地區也不值得自建高壓線,所以中海油不得不選擇最終放棄這塊業務。
潛在買家浮出
1月8日,與中海油此時對外糾結于新能源是否被收縮不同的是,在風電下游電站建設上馳騁多年的五大電力集團中的一家,卻似乎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也同時增添了新的疑問。
該集團某高層人士透露,“我們目前風電項目已經很多了,所以不會主動買風電項目,不過得看項目的具體情況,主要想通過合作方式進行收購,這也得看具體情況,我們與中海油都是大公司,兩者合作起來比較麻煩,比如賬目需要理順等,各方面都要謹慎。”
五大電力集團另外一家的副總則說,中海油在內蒙古和甘肅的風電項目應該說資質不錯,轉賣的話每個項目具體情況不一,所以價位可能會有很大不同。至于是否對這些“待嫁”項目感興趣,該人士婉拒了記者的追問。
業內分析師表示,中海油是央企,出售風電項目的話它也想找有資質的企業,五大電力集團的資質更雄厚,而且央企對央企,可能會賣一個好一點的價錢,但是應該不會公開出售,可能會私下找買家,而五大電力集團接盤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五大電力(電力招聘)集團中風電業務領先的是國電、大唐和華能集團,其中國電集團風電總裝機達到了1587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中海油雖然在油氣行業里資歷很深,但是在風電等新能源領域卻是初出茅廬,所以才在大唐、華能等紛紛獨立新能源公司啟動上市之后,最終還是要剝離風電、回歸油氣主業。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