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標準農田成為“永久糧倉”
發布時間:2014-06-19 新聞來源:財政部網站
今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要求,通過進一步突出扶持重點,優化建設區域布局和繼續提高投入標準等舉措,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作為財政支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綜合開發自1988年實施以來,通過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顯著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實現糧食產量萬億斤的歷史性跨越,促進糧食“十連增”做出了重要貢獻。
五年開發高標準農田1.35億畝
數據顯示,2009年—2013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從165億元增加到329億元,五年共計投入1204億元,年均增長18.8%。
五年來,堅持以糧食主產區特別是產糧大縣為重點,共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1.35億畝,對612處重點中型灌區進行了節水配套改造,并積極支持東北4省區開展“節水增糧行動”,著力打造全國糧食核心產區。通過安排財政補助資金,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項目區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71.65億公斤,約占同期全國糧食增產量的四分之一,為實現全國糧食生產“十連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
“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聚焦,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過去10年間,中央財政共計投入13個糧食主產省農發資金939億元,占中央財政農發資金總投入的63%。適應現代農業的新要求,從2009年起,農業綜合開發率先啟動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打造“永久糧倉”,新建2620萬畝高標準農田。
規劃再造4億畝高標準農田
去年3月,國務院批復了財政部上報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明確到2020年,完成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4億畝。
根據規劃,4億畝任務中,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完成3.4億畝,通過統籌和整合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財政性資金完成0.6億畝;完成1575處重點中型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畝均糧食生產能力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前提高100公斤以上。
據了解,《規劃》中所指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應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通暢、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綜合標準。
據介紹,《規劃》實施后,可直接帶動種糧農民畝均增收約200元,每年約有3200多萬農民從中直接受益。同時,可以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有利于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促進專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發展,推動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系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中低改”與“高標準”并軌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從2014年起,將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兩類項目并軌,適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畝均財政資金投入標準。允許將2003年(含)以前年度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區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范圍予以更新提質。
據介紹,今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將繼續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包括將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兩類項目并軌,適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畝均財政資金投入標準;允許財政補助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進一步推進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等。要求各省將土地治理項目的財政資金,進一步向糧食主產縣特別是納入《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的800個產糧大縣傾斜。實行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受益。繼續加大利用貼息貸款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力度,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做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認真落實科技投入政策,大力推廣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科技含量。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