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物聯網:瞄準專項資金的“貓鼠游戲”
發布時間:2013-05-13 新聞來源:國脈物聯網
http://wlw.job1001.com/ 物聯網英才網
【物聯網英才網】物聯網圈最近似乎不太安生,好事壞事紛紛上演。上周《新京報》有文章報出,為讓公司申報的國家物聯網專項資金獲得批準,山東某電動工具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房某塞給財政部企業司綜合處原處長陳柱兵(另案處理)30萬元。報道稱:
據檢察機關指控,2011年6月至10月間,陳柱兵利用擔任財政部企業司綜合處綜合處處長、管理物聯網專項資金的職務便利伙同另一被告人卜某,為成都兩家公司、山東兩家公司獲得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提供幫助,索取上述公司好處費人民幣共計310萬元。
此外,檢察機關還指控,陳柱兵的兩筆有關利用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受賄的行為。2011年6月間,陳柱兵收受西藏一家公司和四川一家公司的5萬元;2011年12月間,陳柱兵向一家科技公司索取好處費人民幣50萬元。
雖說這早已不是物聯網圈內第一次爆出腐敗的聲音。去年RFID市場寡頭遠望谷總裁徐玉鎖就因涉嫌行賄被檢察機關采取強制措施,遠望谷股票也因遭此重創差點復牌跌停。IBM因為在中國和韓國行賄受到起訴,IBM公司支付1000萬美元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解訴訟案。但這卻是頭一遭,物聯網領域的政府官員受賄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
行賄毒瘤緣何生長?
2011年,財政部印發的《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主要扶持一些正在茁壯成長的物聯網企業和項目,物聯網專項基金總計50億元,預計5年內發放完畢。首批5億元物聯網專項基金項目中,共有600多家企業申報,110家企業入圍。
那么,600多家申報企業如何入圍?在支持原則中,《通知》提出"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其后的申報條件也指出申報企業必須"擁有相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或省部級以上認定的科技成果等研發成果,以及具有相應的市場應用基礎"。
物聯網雖是這兩年才炒起來的概念,但相關的技術研究已經開啟多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大企業不是沒有,但更多的是中小型創業公司,"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專利"、"科研成果"、"市場",有多少中小企業絆倒在這些門檻上。那么,專項資金的天平是否向大中型企業傾斜?答案不言而喻。
另外,此次物聯網專項基金相關工作由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負責。因為物聯網涉及項目范圍廣泛,基金投放對相關企業申報過程中涉及到的項目有所偏重,在百家申報的企業中需根據相關細則嚴格審核,部分不在項目范圍內、不符合條件企業不能入圍。
雖然《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保專項資金的規范、安全和高效使用。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企業以產業聯盟組織形式開展物聯網研發及應用活動。"但實際上,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當獲得國家真金白銀支持時,圈內企業不論大、中、小都考慮的是自己能否分到一杯羹,只要利益合理,這種極端手段也是某些企業愿意觸動的。
反腐只是表面現象
從新聞與抓眼球的角度,"反腐"事件不無沖擊力。但事實上腐敗只是物聯網專項資金問題的表象之一。
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政府發出的信號是要支持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還是孵化一些具備創新能力的種子企業?沒有政策的扶持,缺乏融資渠道的中小企業是否會自生自滅?倘若大批中小企業消失,寡頭壟斷的大企業還能保持多大的創新動力?
進而過分依賴政府扶持的問題便凸顯--"政府扶持"被個別公職人員演化為權力尋租,而通過不擇手段獲取資金補貼來獲取發展機會的企業則對創新產生惰性。業內權威相關人士表示:"在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式上,貸款將是主要渠道。然而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更多的還是通過市場通道解決。國家對于物聯網產業發展后續還將體現在政策方面,如對物聯網企業稅收上給予減免等,這也是變相資金支持。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人與物聯網企業進行投融資洽談對接也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形勢。"
另一方面,在專項資金的使用上應該是本著公開、公正的原則,多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用科學的辦法發放資金、監管資金、把資金真正用到有需要的地方。資金管理上應該引入問責制,對投入資金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定期驗收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2013年物聯網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已經啟動,據了解,此次申報資金的范圍是根據當年申請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調配的,重點會偏向大型企業,主要還是根據企業規模、年收入以及所申請的項目大小來定的。專項資金支持預算大體和2012年持平,約為5億元。如此一來,今年貴圈能否不出現法制新聞?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