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期將有條件地部分恢復活禽交易
發布時間:2013-05-17 新聞來源:食品商務網
現殺雞煲湯是上海市民熱衷的一道美食,自4月初發生禽流感疫情后,活禽交易市場一直處于關閉中。外界一直揣測上海是否會繼北京之后,永久關閉活禽交易市場。
從市農委召開的座談會上獲悉,上海活禽交易有望在近期提高門檻的前提下,部分恢復。不過從長遠來看,上海最終將永久關閉活禽雞交易市場,并鼓勵冷鮮家禽銷售市場發展,計劃5月底全面推出冷鮮雞。
據農業部門統計,禽流感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以來,家禽損失不少于350億元,養殖戶損失慘重,上海養殖戶的損失也在億元以上。
在此期間,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兩萬多份家禽樣本進行檢測,共發現二十多份禽流感病毒,均為輸入性病毒。
鑒于上海已連續20天無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處于可防可控狀態,5月10日起,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而何時恢復活禽交易,成為市民關心的問題。
對此,上海市農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回應稱,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決定,于近期恢復活禽交易市場。
“不過活禽交易的布點將大大減少,可能只是過去的一半。”該負責人稱,活禽交易的門檻也將提高,對銷售的地段、常規消毒設備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盡管近期將恢復部分活禽交易市場,不過市農委同時表示,此次禽流感后,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以活禽消費為主的市場形態將距離市民越來越遠,冷鮮制品將會逐漸成為滬上消費主流。
就目前情況來看,冷鮮雞的市場占比相對較低。據統計,上海目前每年消費1.7億至1.8億只雞,其中活雞約1.3億只,冷鮮雞的份額一直較少。因此根據市政府要求,5月底之前將冷鮮雞銷售全面推向市場。
預計未來,冷鮮消費制品將成為市場主流,按上海市場活雞消費量1.3億只計算,其中將有70%的消費將以冷鮮的形式銷售。
冷鮮雞:在工作環境0-10攝氏度、物流銷售環境0-4攝氏度下,有序完成了僵直、解僵和自溶這一成熟過程,導致雞肉蛋白質正常分解,同時在外觀上保持了新鮮自然的狀態,口感佳。
凍雞:在-35攝氏度以下進行快速凍結,并保持在-18攝氏度的環境中的雞肉,肉組織呈凍結狀態,口感稍差。
》專家觀點
冷鮮雞更健康 要讓市民接受銷售設備需跟上
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表示,中國幾千年來形成農戶養雞、市民活殺雞的習慣,尤其長三角及珠三角一帶,市民有吃現宰活禽的習慣,但他認為,冷鮮雞銷售是大勢所趨,西方發達國家逐步發展集約化養殖和工廠化的屠宰方式,不論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還是規模化養殖需求,都是很好的選擇。
“市場存放活禽,存在雞糞、雞毛及雞血等屠宰的副產物,環境衛生差,不僅影響市容,而且容易引起疾病傳播。”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孟和認為,此次禽流感疫情正是推出冷鮮雞的契機,市民的接受度將會大大提高。
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楊長鎖稱,其實冷鮮雞比鮮活雞有不少優勢,比如產業化生產,有一個迅速冷凍的過程,微生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保持雞本身風味,并且成本低,有利于市民健康。
以冷鮮雞來取代傳統的活禽現殺,市民能買賬嗎?相關人士擔心,禽流感剛過去不久,市場信心恢復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另外市民對于冷鮮雞的接受度也需要一定時間。
市商務委市場運行處相關負責人稱。其實冷鮮雞汁液流失少,質地柔軟有彈性,味道也十分鮮美。但要真讓老百姓接受,首先必須保證市場上銷售的是冷鮮雞,而不是以光雞或冷凍雞來糊弄消費者,另外終端銷售的設備也需跟上,冷鮮雞從屠宰到流通和零售過程中都必要保持在0-4攝氏度之間。“另外也需要有統一的標識和完善可查的食品追溯體系,讓市民吃得放心。”該負責人稱。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